3月27日,2025(第二十三届)水业战略论坛在北京召开。在论坛上,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、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以《水务企业的二次增长曲线的思考》为主题,进行了分享。
王凯军表示,企业二次发展是以科技投入为基础的,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技术可以不断迭代,在行业中保持持续的生长态势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,单一公司很难在同一领域保持持续增长。以计算机行业为例,可以总结出两个规律:第一,从大型计算机、中型计算机、台式电脑再到手持设备,不同阶段的产品是不同的公司来主导;第二,企业的业务增长,需要多线程投入,才能孵化其中一个领域成为发展的引领者。
因此成就二次增长曲线很难,尤其是对大公司而言非常难。随着规模的增长,大公司会陷入双重窘境:一个是利润最大化的窘境,一些大公司兼并以后,在利润驱动下,聚焦主业,关注旗舰产品,却不愿进入低利润的新兴市场,错过未来;另一个窘境是科学管理窘境,大公司着眼数据、预测与计划,强调流程、制度与控制,重视科层、分工与组织,但忘了在这个时代,预测未必准确,速度胜于一切。
3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《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着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。但王凯军判断,受制于包括生产分割、成本构成等在内的各种因素,环保装备制造业在存量时代的规模肯定无法达到万亿级别。不过王凯军认为,虽然环保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,但可以向外延伸市场。环保服务、资源循环利用、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份额更大,企业发展空间也更大。所以企业要改变视野方向,不要总是往内看。
王凯军介绍,金控数据近年来也在研发水务行业的自控系统,金控数据从感知层的仪表开始颠覆。他们的思路是从污水厂的底层感知层开始开始创新,比如:所有的仪表数据从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,最终上传云端。这样一来,污水厂发展成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控制系统,这样的系统具有“五少五无”特征:“五无”是无操作箱、无仪表箱、无电缆、无PRC、无中控室,“五无”就导致了“五少”,即投资更少、维护更少、人员更少、设备更少、占地更少。这是对传统的控制系统的颠覆。